經營部落格的有兩種人。
第一種人是佛系經營、內容想寫什麼就寫什麼,把經營部落格當作個人興趣,不在意賺不賺錢。
第二種人會積極規劃、研擬策略,經營部落格的目標就是賺錢,如果賺到的錢可以取代正職收入,就再好不過了!
這兩種並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,經營部落格的目標每個人都不同,只要找到屬於自己喜歡的方式就好。
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屬於第二種人,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看的,我會教你如何把部落格當作一項事業來經營。
現在越來越多社群平台出現,經營部落格的模式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,用寫生活、寫心情的方式賺錢。
想利用部落格賺到錢,首要條件就是「專業」。你必須讓你的部落格看起來很專業,實際上也很專業,才會受到讀者及廠商的青睞。
不過我也要提醒你,部落格這樣事業沒辦法讓你快速致富。你要花很多時間學習各種新知識與技能,而且前期基本上賺不到錢。
如果你能接受,願意投入時間與精神,去創造一個有利可圖的部落格事業,就請你繼續往下看。
你也可以先看看我的成果,我在【部落格賺錢】我如何靠部落格一個月增加36,000+台幣?經營至今兩年經驗分享這篇文章中,詳細說明我在2019年架設一個京都旅遊部落格賺錢的經歷。
1、設立目標

公司會定年度目標讓員工去達成,經營部落格當然也需要設立目標。
先把目標訂出來,你就能把目標拆解成小任務,然後一一達成。
剛經營部落格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如何定目標,可以參考SMART原則:
- 「S」:Specific,代表目標要具體。
- 「M」:Measurable,代表目標要可量化。
- 「A」:Achievable,代表目標要實際、可達成。
- 「R」:Relevant,代表目標要跟你的現況相關。
- 「T」:Time-bound,代表目標要有時間限制。
錯誤的目標可能長這樣:
- 「賺錢」:不明確、無法量化,且沒有時間限制
- 「我要靠部落格賺錢」:無法量化且沒有時間限制
- 「部落格在三個月內達到500萬的收入」:不切實際的目標
正確的目標可以是這些
- 「部落格在一年內達到月收入5萬」
- 「經營部落格半年內,每日平均流量超過300」
你可以稍微把目標訂的大一點,但不要大得不切實際(三個月500萬就是不切實際)。
你會在過程中拼命努力、想方設法達到目標,有可能你達到目標了,你會發現你小看自己。就算沒達到目標,你也做到一些事情,離目標很近了。
你可以從以下幾個地方去設立目標:
- 收入:想在多久時間內賺到多少錢、每月收入超過多少並維持多久
- 內容:一週內產出幾篇文章
- 網站:多久之內架好站
- 產品(經營部落格一陣子的人適用):你預計多久之後做出一個產品、你的產品預計達到多少轉換
2、了解投資是必要的

無論哪項事業,應該都不可能完全不投資就賺到錢。
其實經營部落格的費用不多,比起其他創業項目,部落格是一個很便宜、適合學生、小資族來創業。
架設一個部落格確切到底要花費多少錢呢?
基本上你只需要購買「網域」以及「虛擬主機」這兩項就足夠了。
以我的京都旅遊部落格來說,我的網域一年大約三百多台幣,主機則是一個月12美金,總共一年大約在6000台幣以內。

我還會建議你去上幾堂線上課程,去把不知道的知識補齊。
你可能會覺得:線上課程好貴,我想先看看網路上的免費資源,自己探索看看就好。
這是非常矛盾的思維。
踏入一個新的領域,如果沒有導師、教練帶著你,你一定會碰到困難,你會遇到盲點。
更可怕的是「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」。
如果有一個重要觀念必須先學會,但你不知道,就只能蓋出很又小又醜的鐵皮屋,因為你不知道建造雄偉高樓大廈的關鍵技術。
自己摸索當然也很好,如果你有十足的耐心,不會因為碰到挫折就對自己失望然後停滯不前,花個五年十年把部落格經營起來也是一個辦法。
但如果花兩三個月就能學完基礎,接著開始賺錢,為什麼要浪費五年十年跌跌撞撞?
你現在缺乏什麼、不會什麼,就去找相關的線上課程來學習。
相關文章
部落客新手8堂線上課程推薦清單
3、將部落格當成工作(而不是休閒娛樂)

如果你希望部落格的收入能超過正職收入,實現邊旅行邊工作,你就要像對待正職工作一樣對待部落格經營這件事。
也就是說,你不能在下班回到家,吃飽飯、滑手機、追完一部劇之後才想到你要經營部落格。
你要規劃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,平日、假日、甚至善用零碎時間,並且堅持一陣子,才有可能達到目標。
如果你是一班上班族,計算出下班回家到睡前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。如果你上班的時間比較晚(早上10點之後),你可以早一點起來經營部落格,而不是上班前才起床。
制定出規律的經營部落格時間,然後在固定的時間寫文章,一開始可能很痛苦,久而久之,你就會習慣哪些時間應該經營部落格。

在家寫文章的時候,你可以穿著舒適,但不要穿著睡衣,你會隨時想躺回床上。
穿著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與潛意識。穿著睡衣,你的大腦會認為你在放鬆狀態,你會無法專心。但如果穿得稍微正式一點,大腦就會自動進入工作模式。
女生甚至可以化點妝,讓自己更有精神一點,記得,對待部落格事業要像對待正職工作一樣認真。
如果可以的話,把工作區域跟休息區域分開。
我知道有很多人在外面租屋,租的是套房形式,很難把工作與休息區域分開。
你可以到咖啡廳去工作(我很推薦路易莎,最便宜的品項是25元,你可以坐上一整天,而且他還有提供插座),或是去圖書館、共享辦公室工作。
一樣是工作心態的問題,你的工作環境離床越近,你就有越高的機率躺回床上(這是我疫情期間在家工作的寫照)。
4、不要衝動離職(保有正職工作)

正職工作薪水是讓你有辦法活下去的收入,不要隨意切斷它!
部落格是有辦法賺錢沒錯,但經營部落格不是一個快速致富的方法,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看到穩定的結果。
而且根據每個人選的利基市場、經營時間、投入程度等,得到穩定被動收入的時間長度不一樣。
而且就算開始賺錢,初期的收入很不穩定,如果隨意離職,這對新手來說可能會是一個很大的焦慮來源。
你可以評估自己的狀況,然後設定一個離職目標,達成之後才能離職。
例如,部落格每月收入超過5萬元並且維持6個月,或者部落格年收入是正職年收入的2倍以上。
這裡講一個我自己的經驗。
我在2019年4月的時候開始經營一個京都旅遊的部落格,當時成長的速度比我想像中快很多。
到了當年年底,收入已經來到每月36,000元,超乎我的預期。
我原本想說照著這個速度,隔年三四月櫻花季,應該可以達到每月5萬以上的收入,如果有達到,我就要跟公司提離職。
結果2020年年初就發生疫情,我的每日流量從2000掉到100,收入變成0。
如果我得意忘形而衝動離職,我還得重新找工作(而且當時也因為疫情原因,工作不好找)。
如果你想把部落格收入取代正職收入當然很好,但一定要確定部落格開始給你穩定的收入再離職會比較好。
5、選擇利基市場並適當縮小

想在部落格領域脫穎而出,縮小市場絕對是關鍵!
新手會認為:我應該要選擇一個大市場,迎合每個人的想法與喜好,這樣我才能擁有最大流量。
這是一個很大的迷思。
利基市場大,代表你可能很難掌握某一小群人,如果不能針對一小群人的痛點給出建議,那你的文章很難有價值。
例如投資相關領域中,會有「剛出社會的小資族想投資美股ETF」,會有「有一桶金的社會人士想靠加密貨幣讓資產翻倍」,會有「家庭主婦想節省開銷保守投資」。
面對這三群人,痛點不一樣、身份不一樣,你就要使用不同的措辭、文章標題去吸引不同族群。
把利基市場看成「你要幫助的一小群人」,把這一小群人明確定義出來,他們的職業、性別、年齡、居住地、年薪、興趣是什麼?
了解他們之後,你才能寫出對他們來說有價值的文章。
相關文章
利基市場怎麼選?5步驟精準挑選利基市場(含100+個利基市場點子)
6、選擇適當的部落格名稱

取一個好記易懂、自己也喜歡的部落格名稱不容易,可能需要花好幾天思考。
你的部落格名稱最好包含利基市場,這樣對SEO(下面會提到)會比較友善,
你要先把部落格的利基市場定出來,接著了解目標群眾,這是為了取一個可以吸引這群人的名字。
你也要確認你的部落格名稱不要跟已存在的部落格、KOL、品牌名稱等太相似,以免讀者搞混。
同時,你的網址就是你部落格名稱直接翻成英文。
你也要確認翻成英文之後,拼字之間會不會出現不雅詞句。
7、使用WordPress架站(購買主機與網域)

為什麼要使用WordPress架站,而不是使用免費部落格平台(包括痞客邦、Blogger、Medium)寫部落格就好?
會這樣問的人,通常是因為使用WordPress架站要花錢,而且看起來很困難。
這些人擔心花了錢之後無法持之以恆,希望可以在免費平台先寫文章,確定自己不會半途而廢之後,再搬家到部落格。
WordPress架站要花錢沒錯,但是它功能齊全、並且提供上萬種佈景主題及外掛,讓你可以自訂喜歡的各種樣式,並且加裝額外的小工具。
免費部落格平台有諸多限制,可能會限制賺錢模式。而WordPress網站所有權是你的,你想怎麼賺錢就怎麼賺錢。
你一定早就注意到,不管是痞客邦、Blogger還是Medium,他們的版型都是一樣的,這樣很難跟別人做到差異化,讀者也不會把這些部落格認定為專業的網站。
免費部落格平台雖然用「免費」吸引人,但有兩個非常致命的缺點
- 流量不屬於你
- 網站權重不屬於你
流量及網站權重需要時間累積,就算流量再大,權重再高,這些都屬於平台,不是你的。
如果有一天免費平台倒了(如無名小站、雅虎部落格),你的心血也會直接歸零。
用WordPress架站,代表你能自己累積流量及網站權重,這些都是無形資產,未來都會變成你的搖錢樹。只要網址不變,這些東西就會隨著時間一直累積上去。
如果你是擔心自己花錢架設部落格會半途而廢,所以想先在免費平台上寫文章,之後再搬到WordPress,我建議你反過來操作。
先在花錢架設網站在WordPress,如果自己半途而廢,再搬家到免費部落格平台。
其實我看過很部落客在免費平台經營很久,才搬家到WordPress,完全不後悔,反而感嘆自己太晚搬家。
但我從來沒看過有誰是從WordPress搬回免費部落格平台的。
前面已經提過經營一個網站的最低花費,一年大概不會超過6000元。
而這6000元是必要花費,就是花在「網域」以及「主機」這兩個項目。
在WordPress架站教學|9步驟超完整自架站指南這篇文章中,有詳細說明如何購買網域及主機,並且教你做WordPress後台的設定。
8、盡可能瞭解受眾

所有的企業都會想盡辦法了解他們的客戶,而你也要盡可能地了解讀者。
如果不了解讀者,你就無法提供更好的文章、更適合的產品給他們。
在經營初期,我會加入很多FB相關社團,也會到各大論壇去群找潛在受眾的各種疑難雜症。
等到我累積了一些文章,我就會利用Google Analytics去查看哪些文章是熱門文章,哪些文章瀏覽量低,需要修正。
我也會到Google Search Console去觀察讀者都是使用哪些關鍵字找到我的文章,有時候我會發現一些關鍵字是我沒有用過的,我就可以寫出另一篇文章。
有時候讀者會直接把問題留言在文章下方,這也是了解讀者的大好時機,不要忘記回覆他們。
如果可以的話,很建議大家開始搜集電郵名單。有了這些名單,你就可以直接發信詢問讀者他們目前遇到什麼困難。
相關文章
✓Google Analytics 4教學|部落客必備超完整GA 4教學與設定
✓電郵行銷是什麼?7個你應該要開始蒐集電郵名單的理由
9、為受眾寫文章(而不是為自己而寫)

早年的部落客,都是長期分享自己日常生活而走紅。
這是因為當時社群平台不發達,部落格數量也不多,所以只要願意堅持,基本上寫得久就是你的。
但現在,部落格要走「專業化」,才有機會展露頭角,所以前面才會提到要選擇一個利基市場,並且讓你的網站看起來專業。
而關於文章內容,不要想寫什麼就寫什麼。
你要找到讀者的痛點及問題,提供解決辦法或有用資訊,甚至是你自己的經驗,把這些東西化為文字,讓讀者可以從你這裡得到東西,他們才會信任你。
寫給自己的文章內容會長這樣:
這天去了京都的某間超夯的XX咖啡廳,排隊隊伍好長好長,我跟友人兩個人排隊排了快1個小時,排到友人的臉臭到不行,害我覺得對他很不好意思。
這些內容放到IG限時動態或FB動態貼文可能還能造成比較大的迴響,你的朋友或粉絲可能會因此跟你聊起來,互動率增加後演算法還會把貼文推給更多受眾。
但放在部落格就是一段與受眾無關的廢話,受眾看到與他們不相關的內容,一次兩次可能還好,但頻繁出現的話就會有一股煩躁感。
而比較專業的撰文內容會長這樣:
XX咖啡是京都必去的咖啡廳之一,假日的時候絕對要排超過1小時,建議大家安排平日前往,比較不會浪費寶貴的出國時間。
這間咖啡廳的內部裝潢走OOO路線,適合拍照與打卡。另外,他們有很特殊的△△△咖啡,值得試喝看看。
看出來了嗎?受眾不在意你到底對友人有多不好意思,但他們會在意自己出國的時間寶貴,也會因為你給的建議幫助他們,而對你產生信任與感謝。
寫文章的時候把你的受眾放在心上,不斷思考他們是誰,哪些資訊是他們真正想知道的。
10、定期發表文章
尤其是新架設的網站,定期發表文章是讓Google信任你的好方式,代表你不是隨便架設一個網站就想吸引流量。當然這也是給自己的督促。
就算工作再怎麼繁忙,你也應該要規律發表文章。
你可以一週發表一篇或兩篇,頻率越高越好,而新手至少兩週要發佈一篇文章會比較好。
文章發表越多篇,能夠吸引的流量也就越多,能夠賺到錢的機會也就越大。但是要注意,不要為了衝文章數量而寫文章,雖然定期發文很重要,但還是要注重文章品質。
你要訓練自己在一定時間內寫出品質高的文章。
11、認真學習SEO

可以把SEO看成是Google評斷文章順序的標準。SEO做得越好,文章排名就越好,流量就越多,能賺錢的機會就越高。
如果你想把部落格當作事業,你就要多花一點時間研究SEO。
學會操作SEO,你不用打廣告讓文章出現在搜尋頁面的廣告欄位只為了提升流量(有一部份的人根本直接跳過廣告欄位,所以廣告效果有限)。
你也不用每寫完一篇文章,就大費周章把文章貼到各大社團,這麼做還有可能會遭到版主厭惡,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。
好好利用SEO幫助你把文章排在搜尋頁第一頁,你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自然流量。

為什麼我們要努力把文章排在第一頁?
有研究顯示,搜尋頁面上排名第一名的文章,得到的總點擊率約35%、第二名15%、第三名11%、第四名之後39%。
加上有七成的人不會往第二頁找資料,所以如果你的文章排在第一名之外,基本上可以說是得不到流量。
甚至我會希望我的所有文章都盡量排在前五名,能成為第一名最好。
12、避免觸犯Google地雷

有些有心人士為了排在Google搜尋第一頁,會使用很多糟糕的方式去排名,這種方式通常稱為黑帽SEO。
隨著Google的演算法越來越聰明,這些不肖網站也漸漸消失在使用者面前。
Google的演算法會判斷一篇文章是否豐富、是否有建設性、是否夠有深度、字數是否足夠、文章之間是否相互關聯、是否有重複文章出現、標題與內文是否相關、是否為原創內容。
一旦被Google判定為垃圾內容,最糟糕的懲罰就是再也無法排名。
如果你大概知道SEO的運作方式,就會知道每篇文章的關鍵字應該被插入某些特定地方。
而曾經有一段時間,有心人士利用「大量堆砌關鍵字」的方式,讓文章充滿某個關鍵字,但實際上是一篇看不太懂的文章。
例如,住在京都的京都人最喜歡去的京都咖啡廳叫做XXX,京都人最喜歡在京都下午時分前往這間京都咖啡廳。
這樣就是一段關鍵字堆砌的文字。
演算法能夠理解一篇文章上下文的語義,能了解哪些詞句互為同義詞。
所以刻意讓某關鍵字充滿在文章內,就會被演算法懲罰。
Google的使命是「匯整全球資訊,供大眾使用,使人人受惠」,意思就是他們會獎勵好的內容(排名提前),打擊對使用者沒價值的內容(讓他們消失)。
只要跟Google在同一條船上(提供優質內容給使用者),就不用擔心被懲罰。
13、蒐集電郵名單

「你的電郵名單有多少人,代表你每月能從電郵行銷賺到多少美元」
如果你想把部落格當作事業,我強烈建議你要去學習電郵行銷怎麼經營。
大部分的人會認為電郵行銷是個老套、過時的行銷方式,但其實部落客非常適合使用電郵行銷來賺錢。
活在網路世界的我們,人人都有一個電郵信箱。不管是註冊Facebook、博客來、蝦皮,或是銀行、健身房會員等,都需要填寫一個電子郵件,這些就是廠商們搜集電郵名單的第一步。
大部分的廠商不會好好利用名單,他們寄出各種廣告或優惠券,去填滿我們的信箱,而這些東西被我們是為垃圾。
但是當我們認真經營電郵行銷,我們發出的每封信件都跟我們的文章內容有同等價值,甚至更有價值,你電郵名單上的人會更信任你。
因為大家都寄垃圾,只有你寄出寶物。久而久之,你的讀者記得你、喜歡你,你從名單上賺錢的機率就會更大。
相關文章
✓電郵行銷是什麼?7個你應該要開始蒐集電郵名單的理由
✓部落客如何開始電郵行銷?簡單6大步驟有效經營電郵行銷
14、找到適合的獲利模式

如果你經營部落格的目的是賺錢,那你就要在經營之前好好思考適合你的獲利模式。
比較容易的獲利模式有廣告、聯盟行銷,這兩種方式都是只要有流量就能賺錢。
而同樣的流量,聯盟行銷能賺錢的機率又比廣告高,但是有些利基市場並沒有聯盟產品,所以在選擇利基市場前需要審慎評估。
部落格經營到中期,已經有穩定流量之後,可能會有一些廠商的合作邀約,像是業配、團購的機會。
而後期,你可以開始推出自己的商品或服務,這是屬於高單價,並且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潤的賺錢方式,也是我最推薦的方式。
依照每個利基市場的不同,以及每個人的個性不同(有些人不喜歡推管產品,有些人不喜歡接業配),沒有哪些獲利模式一定是好的,只有最適合你的。
一個部落格有越多收入來源越好,所以不要只專注在某個獲利模式。
如果你對經營部落格的策略有疑問、需要幫忙,可以預約我的部落格諮詢服務,我會用1對1的方式帶你找出適合你的經營策略。
相關文章
10種入門到進階的部落格賺錢方式
15、相信自己並堅持下去

堅持絕對是這15點中最難做到的。
剛開始寫部落格的時候通常會興緻勃勃,有很多想法在腦中亂竄,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你會開始一篇接著一篇的寫著文章,你會對網站外觀充滿想法,你會擠出生活上各種零碎時間來經營部落格。
但是漸漸地,這樣興奮的感覺會退去,寫部落格這件事會變成一種消耗,很多人會在這個時候開始倦怠、拖延。
部落格看到成效需要時間,因為新網站的文章要被排名本身就比較困難,要花點時間讓Google認識你、信任你。
如果你的文章內容夠有價值,關鍵字有設定正確,SEO也有做對,通常會在三個月之內看到一點點流量進來。
如果廣告、聯盟行銷是你主要的變現模式,也可以在六個月之內開始賺到一點點收入。
決大部分的人會在看到成效前開始怠惰,但是不努力維持一定頻率的更新,要看到成效的時間就會拉得越長。
想讓部落格變成你的事業,就要努力克服心魔,在失落與自我懷疑中持續維持更新(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),碰到困難就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擺爛。
希望這篇文章的新法、技巧或知識,能成為你的墊腳石。加油!
相關文章
✓部落客新手須知!最容易犯下的16個錯誤(以及解決辦法)
✓部落格經營多久能賺錢?公開更快賺到錢+影響賺錢的6大原因
✓【部落格賺錢】我如何靠部落格一個月增加36,000+台幣?經營至今兩年經驗分享
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
如果你想利用部落格賺錢,但不知道怎麼開始,
或者你正在經營一個部落格,但沒有流量、不會變現,
或是遇到各種經營部落格上的疑難雜症,
歡迎預約我的部落格諮詢服務♥♥
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༝